半年前,张小白和鲍小妹拎着大包小包来到这个陌生的县城。
半年后,俩人的衣着没有变化,拎的还是那些东西,只是从神情到气质上,都已经有了改变。
让人成长的不是时间,而是那些一点一点积攒下来的阅历和经验。
出了门,鲍小妹看了下住了半年的房子,不由得一声感叹。
张小白微微一笑,“放心吧,我们还会回来的!”
鲍小妹有些不解的看着张小白,张小白的笑容变得很神秘。
去阿梅商店跟梅姨告了个别,鲍小妹有些依依不舍,临走时还落下了眼泪。
梅姨望着那个瘦弱的背影,抹了抹眼角,喃喃道:“多好的孩子啊,只可惜我儿子没有那个福气!”
俩人踏上去白长的班车,张小白租的房子在那里,鲍小妹的家在那里。
到了白长,先来到张小白住的地方,扔下自己的东西然后提起鲍小妹的行李。
鲍小妹弱弱的问道:“哥,你要干嘛?”
张小白说道:“去你家,这么久了应该去小妹家看看了!”
鲍小妹忽然有些羞涩,领男孩子进家,这还是头一次呢。
路过一家超市,张小白买了一些水果还有营养品,第一次去别人家,总不能空着手,再者说没出正月还算在过年。
张小白走的很自然,倒是鲍小妹有些忐忑,也闹不清楚自己怎么个想法,总之就是有些乱。
城市中,也有穷人和富人之分。别看鲍小妹家是城市户口,可是实实在在的贫困户,家住在城中村,说拆迁拆迁也总是雷声大雨点小,从鲍小妹上高中的时候就说拆迁分房,这都高中毕业了,还是没有动静。
村子不大,周边高楼林立,包围着若干砖瓦平房,没有大街只有小巷,勉强通过一辆汽车的宽度。
鲍小妹走在前头,始终低着头,张小白昂首挺胸的跟在身后。
城中村,也是村里人,左邻右舍的都认识。
有几个妇女正在门口唠嗑,正看到了这边走来的俩个人。
“哎呦,这不是小妹吗?回来看你爸来啦?”
鲍小妹赶紧抬起头,礼貌的说道:“婶子过年好!”
另一人看到她身后,睁大眼睛嚷嚷道:“小妹,这人谁啊?你对象吗?小伙子长得可是不错!可这穿得……”
又有一妇人打量着张小白,撇撇嘴说道:“农村人吧,都什么时代了还穿着布鞋,你看看他穿的都是什么?小妹啊!你眼睛可得擦亮点,不能让人占了便宜!”
鲍小妹咽了几下喉咙,不敢反驳也不敢解释,赶紧走了过去,张小白只是皱了皱眉头,更没有跟那帮妇人一般见识。
这种人这种语气,张小白小时候见惯了听腻了,自然没有放在心里,只是想一想鲍小妹,心中难免有些唏嘘,一个小姑娘哪能受这个气?
行至巷尾是一处破旧的砖瓦房,石头台阶木头门,门框上挂着两个大铁环。
见到家,鲍小妹终于长出一口气,这一路走来可真是战战兢兢的,生怕别人看见,还好碰见的人不多。
其实她不是怕见人,是怕别人说闲话。
在这里,吐沫星子都能淹死人。
尤其是那些长舌妇,捕风捉影以讹传讹,见到一点情况不定说出什么事来。
打小就生长在这里的鲍小妹如今可是怕了。
敲了敲门,鲍小妹清脆的嗓音喊了一声妈。
开门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的驼背妇女,即便年纪不太大,可在她脸上刻下了很深的皱纹,把他的黑发染成白色。
“哎呀,我家小妹怎么回来啦?”
见到闺女,妇女脸上笑开了花,露出了久违的笑容。
随后见到了一个陌生男人,妇女露出迷茫神情,轻声问道:“小妹,这位是?”
鲍小妹笑嘻嘻的说道:“妈,我不是跟你说过吗?这就是特别照顾我的那个哥哥!”
妇女双手在衣襟上擦了擦,赶忙迎了上去,“这是我家大恩人啊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