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7日,星期一。
一大早,陈文正睡得香,被敲门声吵醒。
打开门一看,谢甜甜喊道:“陈文你怎么还不起床,今天第一天上学啊!”
陈文一脸的郁闷:“我的课是上午第二节大课,10点才开始。”
谢甜甜嘴角向下一咧:“你真幸福!”
陈文问:“你和你姐不会都是第一节就有课吧?”
谢甜甜转身就往楼下跑:“可不!不跟你说了,中午放学见!”
陈文一看手表,才早上7点半。距离8点开始的第一节大课确实很近了,但离陈文自己的课还有两个半小时。
慢条斯理洗脸刷牙,来到一楼厨房吃着谢家姐妹准备的三明治和牛奶,陈文发现家里又只有他自己了。
一楼那间楼梯下面的房间,仍然没有新住客。
陈文琢磨自己的课表。
他的课不多,每周6次大课,也就是12节小课,每节小课45分钟。两节小课连着上一个半小时,是为一次大课。
陈文最忙的一天就是今天,上午第二节大课,下午大课。凡尔赛大学下午的课,只有一个大课,两点开始。
其余四天,陈文每天只有一次大课,周二四五是上午,周三是下午。
游学生的课真是不多,可以算是很闲。
像谢家姐妹这种正经的留学生,课时就很多了,每个星期至少11次大课,合算22次小课,只有一个上午或下午没课。课时的数量差不多是陈文的两倍。
陈文没磨蹭到最后时刻才出门,毕竟今天第一次上课,9点一刻,他就骑着山地车出门了。
9点半,抵达了上课的教学楼。
把车锁在存车处,陈文照着课表描述的教室编号,顺利找到了自己的教室。
跟华夏的教室相比,凡尔赛大学的教室真是小。陈文第一堂课的教室只有30个座位。但很快,全部坐满了学生。
陈文左右观看了几眼,没发现崔喜善。他明白了,崔喜善是在另外两门课与他同班。
今天课的名字是《法国文学导论》,看这名字,陈文就觉得这是一门给留学生开设的科普课,如果代换成华夏大学给外国留学生开的《华夏文学导论》,差不多应该是介绍四大名著是什么玩意了。
上课铃响起时,一名瘦长脸的50多岁法国老头走进教室,此人自我介绍,姓朗格莱,文学院教授。
朗格莱教授花了5分钟时间,检查、核对并且登记了每一名学生的听课证。在检查陈文和另一名女同学的听课证时,朗格莱教授微笑着让两人在放学后留一会,他希望单独和两人谈谈。
随后,朗格莱教授开始讲课。
如陈文预料,果然是法国文学的介绍课。朗格莱教授首先讲述了他这门课的大纲,从中世纪开始,随后是第16、17、18、19世纪,一个五章,最后是20世纪的两章。
期末考试的成绩由四部分组成,听课考勤、课堂互动表现、试卷考核以及一篇小论文。任何一项不合格,总成绩将不及格。
陈文对这种授课和考试方式感到十分新奇,这与他认知里的华夏各级学校的课程考试完全不一样。
不过陈文知道自己肯定是不及格的,因为明年1月份他已经在非洲打仗了,必须不能参加试卷考核和小论文写作及答辩,只能尽量在圣诞节前参与听课和课堂互动。
朗格莱教授的课讲得非常生动,诸多法国著名作家和作品,被他用诙谐的语言来了一堂串烧,逗得学生们哈哈大笑。
陈文喜欢上了这个老头的课,文学院教授果然厉害。陈文心想,如果不是必须去非洲打仗,能够踏踏实实在这样的大学里读书上学,其实真的是很舒心的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