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5章 成立孤儿院(2 / 2)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族长对县里把五个外村的孩子送到梁龙才家很有看法:在他看来,县里打击贩卖儿童,不应该把解救出来的幼儿送到农户家里。小家小户,窄房窄屋的,谁收养的起?!一旦梁龙才把孩子送到自己这里,自己也不能推脱。毕竟是一村之长,是给官家跑腿办事的人。

族长正为此事忧心忡忡,见梁德福夫妇主动找上门来,要求办个孤儿院,不但收留这五个小女孩儿,还要救助社会上的三无(无劳动能力、无法定抚养人、无生活来源)孤儿。这样一来,这五个小女孩儿的问题不就解决了(他认定梁龙才一定会把孩子送到他家来。因为人家没有义务抚养这五个孩子)。

对于梁德福一家,他是越来越看不懂了。做出的事,都超越了人们的想象。像神布、神麦、神饺子,怪异事层出不穷。还好,开了个米面加工作坊,一村人受益;租赁了村里的闲散地,几乎按全年的收成返还地租。都是为村里人谋福利的事,自己乐得跟着沾光。也就不闻不问,任其存在和发展了。

而对于孤儿院,他还从来没听说过。既然人家找上门来,又能解决眼前的难题,自己没有理由不让人家办。

“看来孤儿院就是收留没人管的孤儿,这对社会大有好处。不过,这得是你们完全自愿,与村里没有关系。”族长首先撇清了自己的责任。

宏远娘(梁晓乐):“这个自然。我们在村里成立孤儿院,您是族长,想听听您对这事的看法,争取一下您的意见。”

“这是好事,我同意。在咱村史无前例,我也不知道怎样管理。你们给我说了,我知道了,你们该怎样办,就怎样办吧!”

族长又是一退六二五。

这也是梁晓乐估计到的。要让一个远古时候的村官,接受两千多年后的事物,是不可能的。

给族长打了招呼,孤儿院就算定下来了。

宏远娘(梁晓乐)和宏远爹商量,孤儿院的房子,用与学堂并排的那十间。孩子用饭就在食堂里,和他们吃一样的饭食。孤儿院院长暂时由宏远娘李慧敏担任。由于孩子还少,工作人员暂时定一个。梁晓乐想让三姑梁艳秋来。

这个时空不允许妇女出头露面,但这是在家里,又当别论。梁艳秋未婚先死夫,成了望门寡,情绪正低落。给她个事做,鼓舞她的士气,帮她树立起生活的信心。

宏远娘(梁晓乐):“就让孩子他三姑来上班,一个月给她三百文钱,吃住和孩子们在一起。”

“三秋倒是很好的人选。就是晚上,她一个人在那里住不安全,孩子们又离不开人。”宏远爹有些担心地说。

宏远娘(梁晓乐):“让翠翠和玉云给她作伴。翠翠也随着在食堂里吃,我们什么也不要。”

“翠翠八岁,玉云六岁,也都还是孩子呀!那里住着那么多建筑工人,万一出点儿什么事!”

宏远爹这么一说,倒提醒了梁晓乐:她光考虑照顾孩子们了,把基建工程给忽略了。那里每天都有建筑队在施工,由于不是本村的人,晚上工人都不回去,就住在建起的新房子里。

宏远娘(梁晓乐):“要不,让孩子他爷爷奶奶,晚上过去给三妹作伴。那里空房间有的是,闲着也是闲着。他们也随三妹一块儿在食堂里吃,不让他们起火了。”

宏远爹点点头:“嗯,这倒是个办法。反正离家也不远。”

当宏远爹把聘用梁艳秋的事给梁龙勤、梁赵氏和梁艳秋一说,老两口和梁艳秋都很高兴。

梁艳秋觉得整天和孩子们在一起,也不显得寂寞。这样打发自己的日子,比在尼姑庵里陪伴青灯古佛强百倍(她确实有出家的念头)。

老两口看重的是女儿能挣钱养活自己了,就是晚出嫁几年,也不会受哥嫂的白眼。

在这个时空里,女孩子不下地干活,属于家中养的闲人。就是和老人分开过的哥嫂(弟妹),老人长期养着成年小姑子(大姑子),心里也不是滋味。

没等宏远爹开口,梁龙勤首先提出了安全问题:

“那里正在搞建筑,三秋和孩子们晚上住在那里不安全。我和你娘过去给她们作伴去。”(未完待续。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,欢迎您来起点(18wenku.)投推荐票、月票,您的支持,就是我最大的动力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