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广武要出事,陈氏跟四个孩子可就得跟着遭殃了。如惠跟陈氏两人处得跟姐妹似的,自然关心了。
想也不想,立即去了三房。
陈氏正在给小儿子做衣裳,看见如惠走过来放下针线笑着叫了一声三嫂。两人经常互相窜门,如惠过来也没多想。
等丫鬟都出去,如惠才问道:“我听说五弟将耿氏送回京,出了什么事?”
“三嫂你也知道了?”如惠这段时间一心养胎,并没关注府里的事。连她都知道了,可见孟家的人全都知晓了此事。
孟广武若是出事,几个孩子都要跟着受累。如惠看陈氏神色很平静,可见孟广武是没什么事了。
陈氏点头道:“有一富户想送家里的独子进县学念书,可考了三次都没考进。他们也不知道从哪打听到那人,就给她送了重金。你也知道,那人最是贪财,送上门的钱哪能不收呢!收了人家的钱,她就要求五爷开个后门让这家人的孩子进县学念书。”
县学一般是要考试合格才能进的。当然事无绝对,走走关系也能进。可关键是这孩子是县城出了名的纨绔子,念书不行,吃喝玩乐倒是样样在行。要将他弄进县学,闹出事来,孟广武绝对没个好。
如惠问道:“为这事,五弟就将耿氏送回来了?”
陈氏点头道:“估计是祖父跟三哥跟他说的话,让他心有顾忌。五爷退了对方的钱,然后就将那人送回了京。”孟广武这次的处理方式,让陈氏很满意。
虽然教谕的官不大,可孟广武三十不到。只要他不犯错好好当差,凭借家里的关系肯定能再往上走的。孟广武好了,四个孩子才能好。其他不说,说亲都容易些。
如惠很是高兴地说道:“看来,还是外面磨炼人呀!这才几年,五弟就脱胎换骨了。”孝顺是该的,但不能愚孝。以前的孟广武,就有些愚孝。她还以为孟广武这辈子就这样了,却没想到峰回路转,改过来了。
陈氏脸上也露出了轻松的笑意:“看到他的信,我也很意外。”
听到孟广武还送了一百两银子回来,如惠越发为陈氏高兴了。一百两银子其实不算什么,关键是这态度。孟广武,终于担起了做丈夫跟父亲的责任了。
如惠说道:“那你是怎么安顿她的?”
陈氏笑着说道:“我将她安顿在了双水街,给他买了个粗使婆子跟丫鬟。相公说,以后每个月让我拿五两银子给她。”
如惠闻言却是说道:“弟妹,三叔走的时候四家都各自给了一千两银子。分钱的时候,大家都有份。如今要奉养亲母,不能只你们两夫妻,得兄弟四人一起。而且,以后她生病等花销,都得四个人共同承担。”之所以说父母该长子奉养,那是因为大部分财产都是由长子得了,父母自然也该他奉养。可如今的情况却不一样,一来孟广武没得家产,二来耿氏是被休了。孟广武奉养她,是因为生养之恩。
陈氏听完后,一脸懊恼道:“原本我觉得只要她不坏了五爷的前程,花点钱养着她没什么。现在看来,是我想岔了。过两日,我就叫了广立他们过来说这事。”
也是因为关系亲近,若不然如惠才不会多管闲事呢!
过了两日陈氏就与孟广立夫妻几人,说了奉养耿氏的事。
孟广立几人也是要脸面的人,最后定下四兄弟每人每月给耿氏二两银子的养老钱。医药费,到时候再各家平摊。
想着耿氏那性子,这养老银子是每个月月初送去的。至于是否额外再送东西,这就看各自的心意了。
一个月八两银子,而陈氏只给二两,耿氏很不满意跑到陈氏的铺子里去闹。
陈氏听到这个消息,直接对来送信的伙计说道:“报官。”这种人,不见棺材不掉泪。吓唬两句,根本没用。
铺子里的掌柜得了这话,真报了官。衙门的人来了,就将耿氏抓走了。
过了两日,陈氏才将这事告诉孟广立:“你去衙门将她接出来吧!”只要有人担保,就能将人接出来了。
孟广立气急败坏地说道:“五嫂,你怎么能报官,让官府的人来抓娘?”不得不说,耿氏人不怎么样,可几个儿子都还算孝顺。
陈氏冷笑道:“她已经不是孟家妇,不再是我婆婆了,我为什么不能报官?”若耿氏还是她婆婆,她这么做就是大逆不道了。可耿氏已经被休了,从律法上来说,她们已经没关系了。
耿氏害得她失去了一个孩子,这个仇到现在她都还记得。若不是为了孟广武跟四个孩子,她都想弄死耿氏。
看着眼中闪现过恨意的陈氏,孟广立也不由想起以前的事。他这个嫂子,发起狠来可是六亲不认。想到这里,孟广立不敢再责怪她了。